目前,全球正面臨電子垃圾問題的挑戰與解決途徑問題,而我國預測到2025年,廢舊電子垃圾物品產量可能將是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因而提升電子垃圾的二手手機回收率,對于發展再生資源經濟極為重要,這也是目前急于破局的難題。
近兩年,我國的二手手機回收行業正面臨中國史上最嚴厲的“禁廢令”,但這也讓我們清楚的了解到未來回收行業將是資源循環經濟產業鏈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但促進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對于環境保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加快實現二手手機回收行業增長目標,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速回收平臺圍繞廢舊電子產品治理措施,開展環保責任落實,主要針對廢舊電子產品的二手手機回收率提升與處理渠道整合做計劃,履行企業環保職責,讓綠色二手手機回收替代亂丟棄,減少或限制固廢物品的不正規流通方式。
從國家出臺的政策來講,早在2015年工信部就制定了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相關的文件,但直到2017年發布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電子廢物、廢輪胎、廢塑料、廢舊衣服、廢家電拆解等再生利用行業清理整頓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才真正影響了我國二手手機回收行業的發展。
從執行層面來講,
二手手機回收企業期待政府的大力度支持,這樣無論是在企業規模還是行業稅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聯合發展都能起到更容易的作用,而在意識形態的領域上,希望加強全民環保價值觀的深度教育,例如中國臺灣目前正在推動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價值觀系列的講座及培訓課程,就挺值得借鑒。
手機回收和再利用,加強
二手手機回收產業鏈的閉環,更有助于綠色經濟的理解,在環保的形勢下,更容易發現行業中的新商機,激發有實力的環保企業對綠色經濟的支持,并聯合規范二手手機回收產業鏈的發展秩序,促進行業優化升級,引導行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