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第一個風險集中在 OV 的傳統線下渠道,特別是在一線城市。按照 OV 自己的說法,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發動所謂的“人民戰爭”純屬瞎編, 造成錯覺的原因是一線城市銷量沒有三四線城市做得好而感受不到。
實際上去年8月份vivo 在北京市場份額的增速突破 10%。最近OV 在加大一線城市的線下推廣力度。以北京聯通合作的營業廳為例子,每賣一部 OV 手機,店里可以有 150 元~ 200 元收入。作為對比的“榮耀 8 賣一臺,店家只能拿到 70 元”。市場好時OV 這一套體系迅速擴張,市場不好時快速萎縮。
現在的 OV 和華為都試圖想拉升品牌、提升售價。OV 定價有一個大致比例,主流機型是 iPhone 的一半左右,再加上蘋果尚無音樂特色和明星情感投射,形成了一種物美價廉印象。
但也有業內人士批評 OV在手機看不見的地方用便宜器件。OV 在拍照、音快充等方面出手闊綽,但在內在芯片、頻率波段和定位精準度相關的元器件上選擇了便宜貨。比起最新的主芯片,舊款可能便宜四五十美元,過高的渠道費用必然要削減硬件的成本。
此外OV品牌忠誠度不夠,而且售價越來越高,還可能隨時觸發以電商渠道為主的對手反撲。此外貶值也很快,OPPO、VIVO手機的回收價格掉的速度就像做自由落體運動。
還一個挑戰就是技術上的軟肋。不說蘋果就單是三星就在屏幕、存儲器和芯片上儲備了大量專利和技術,所以即便遭遇到像 Note 7 這樣的巨大失敗時,仍可以通過售賣屏幕、芯片和存儲器來分擔風險。在美國IT行業同樣如此,必須得把視線放長到二三十年遠。
然而不管是 vivo 提出的正向、負向用戶需求洞察,還是 OPPO 倡導的貼近消費者硬需求做創新,都是在別人既定的道路上精雕細琢和優中求優。類似打法雖然可以取得階段性的領先,但絕不可能產生突破性的顛覆。步步高系這二三十年不斷轉換賽道,對行業缺乏控制力和引導力。
就像OPPO R9 手機銷售雖然好于預期,但是因為三星屏幕供應不上,影響了 20% 的銷量。換作三星,這種事情絕不可能發生。
手機回收專家——速回收,回收vivo手機和其他數碼更自由。支持國內100多個大小城市免費上門回收,質檢員與你面對面驗證機器,確認回收價格,確認回收后立即當面銷毀個人隱私和轉款無縫連接更省心。回收二手機就上速回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