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中興、華為、金立、聯想、魅族、OPPO、vivo、一加、努比亞十家手機廠商采取“合縱”行動聯合啟動了快應用標準,背后意圖可謂“波濤洶涌”。
巨頭入場
2016年谷歌推出“Instant App”不安裝APP也能體驗APP的具體功能。騰訊緊隨谷歌之后并于2017年1月9日推出“小程序”,小程序的特點是無須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須卸載。
眾所周知安裝一款APP需要開放諸多權限,包括攝像頭權限、位置權限、聯系人權限、聯網權限、話筒權限……諸多權限開放的背后實則是電量的層層消耗,手機廠商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便有了快應用的出世。
當然在這其中開發者也是受益者之一。快應用通過統一標準實現開發者最低成本的接入并共建快應用生態。以平臺化的生態模式對個人開發者和企業開發者全品類開放的同時,借助硬件廠商龐大的用戶基數和豐富的場景化入口,并為開發者提供充分的流量扶持。
可在用戶挖掘方面,毫無疑問微信小程序走過半程風雨后已迎來春天,數據顯示自2017年1月推出小程序以來,截止到2018年1月微信小程序數量已經達到了58萬個而日活躍賬戶超過1.7億個。小程序將用戶與眾多的線上及線下服務連接,換言之生活場景中衣、食、住、行、用的入口已被微信層層把控而且步步深入。
在這樣的背景下十大手機廠商抱團涌入其中很難講清誰勝誰負。目前十大手機廠商國內智能手機保有量近10億,每年4億臺新增發貨。據悉快應用發布后,參與“合縱”的手機廠商將通過應用市場發布、操作系統OTA升級等方式迅速覆蓋現有的10億部智能手機。這速度迅猛的背后是對應用分發主導權的志在必得。要了解應用分發是手機廠商收入的重要來源。
如此來看搶占APP就是革手機廠商的半條命,不過話說回來微信小程序能不能一勝到底呢?微信和手機廠商誰能占領用戶手機桌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手機回收專家——速回收,回收手機數碼更自由。支持國內100多個大小城市免費上門回收,質檢員與你面對面驗證機器,確認回收價格,確認回收后立即當面銷毀個人隱私和轉款無縫連接更省心。回收二手機就上速回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