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回收 新聞】在2017年,隨著蘋果iPhone的加入,使得原本就短缺的OLED屏幕,供應量就更加吃緊了,而加上蘋果與獨家供應商韓國三星的協議,使得蘋果始終被排在供應順序上的第一順位,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就讓其他手機廠商感到壓力,特別是國內的手機品牌廠。
根據外媒的報導,有供應鏈廠商指出,為了避開蘋果的供應鏈壓力,包括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準備推出配MiniLED屏幕的智能手機,其相對應的工作將會在2018年的第2季開始。
這種屏幕最大的好處,除了較為省電之外,對于色彩的還原力、以及整體的厚度上跟OLED屏幕將不相上下,這是臺灣地區面板廠商開發出的跟OLED屏幕相競爭抗衡的新一代產物。
報導進一步表示,臺灣地區最大的MiniLED芯片廠商晶電表示,用于智能手機和電視機的MiniLED芯片的生產工作可能2018年的下半年啟動。不過,相關規格將會在上半年敲定。用于高端游戲顯示器的MiniLED芯片也可能2018年下半年開始投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OLED本身會發光,MiniLED是一種背光的技術,只是增加了更多LED顆粒,達成更為精細的HDR區分狀態。
而就在各家研究機構都預測2018年蘋果依然會推出3款新iPhone智能手機,而且至少會有2款采用OLED屏幕的情況下,這必然會對OLED屏幕的供應量有需求更多,所以擠壓其他廠商的需求將是不可避免的情況。因此,借由其他的方式來達到與OLED屏幕一樣的顯示方式,未來也可能會有持續增加的需求,這也能間接連帶帶動相關的供應鏈商機。